郑培敏:一个“无趣”的人,却投资了“开心麻花”
作为开心麻花的早期投资人,《西虹市首富》、《羞羞的铁拳》等影片的“爆燃”让郑培敏在文化产业投资圈声名鹊起。鲜为人知的是,开心麻花这一“现金奶牛”是郑培敏通过“114”找来的。
郑培敏来自福建武夷山。武夷山人嗜辣,但与川菜的麻辣和湘菜的香辣不同,那是一种咸辣,辣的更持久,更刺激味蕾。大概正是这个原因,从武夷山走出来的郑培敏性格直爽,语句中也充满了创业和投资的各种真知灼见:
“一开始我就目标清晰,我知道自己要什么,荣正的成功算是意料之中。”
“越去追风口,最后越是什么都得不到。”
“我是一个普通的县城少年,通过读书考上了大学,知识是最大的生产力,是最大的资本。”
1
咨询与投资相辅相成
郑培敏近年的重点布局泛文娱领域的投资,之前,他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股权激励咨询专家。1998年,郑培敏创立“荣正咨询”,专注股权激励咨询服务,站在人力资源与投资银行的交叉领域,累计为千余家上市公司服务。
基于20年的资源优势,荣正打造了“顾问”+“直投”的商业模式,又开创了“利宝资本”这一投资品牌。受曾从事建筑设计和房地产开发工作的母亲影响,第一志愿本来想上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郑培敏将荣正的“咨询顾问”服务比作“建筑设计院”,为不同的企业量身定制中长期的激励方案,是用脑子赚钱;而“股权投资”则是“房地产开发商”,用钱生钱,只不过这个种子钱必须是Smart Money(聪明的钱),才能生出小钱。
郑培敏的咨询业务为他带来了现金流,也积累了人才、品牌管理等各方面的经验,为他后来进入投资领域打下了基础。这家上海最大的民营咨询公司之一的百人团队也构成了“利宝资本”强大的投后管理后援。
对于咨询和投资的相辅相成,郑培敏悟出了一种“道”的相通,“咨询方面,我专注于股权激励,所以专业;投资方面也是,前三四年我一直失败,就是因为不够专注。”
2
投资:从混沌到成熟
2007年,郑培敏开始进入投资领域。投资风格与为人同样直接了当的郑培敏第一单就投资了3000万。
与大多数成功投资者的故事不尽相同,2014年,郑培敏的3000万变成了500万,缩水5/6。这只是郑培敏“混沌”的投资初期的一个案例,实际上2007年至2010年,他投资了不少公司,损失惨重。好在他投对了一家企业,奠定了荣正聚焦文化和新消费领域投资的基础,这家公司就是“长城影视”。
经历了前三、四年在混沌中试错和探索,郑培敏终于厘定了一条适合“荣正”的投资之路:专一和专注于某一个垂直领域。
从对长城影视的投资中,郑培敏看到了文化产业的朝阳:版权越来越值钱,好的IP非常珍贵;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文化娱乐消费的大幅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郑培敏曾是“东方明珠(600631.SH)”和“博瑞传播(600880.SH)”两家传媒业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近距离接触国有文化传媒公司体制的经历为“荣正”聚焦文化产业提供了独到的经验。于是从2012年开始,“荣正”聚焦于文化产业。2012年至2015年是“荣正”投资业务的聚焦期——回归自我,更加自信,聚焦文化产业(郑培敏称为精神消费升级的产业)。这个阶段最成功的案例就是独立发掘了“开心麻花”这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界奉为经典的案例。
2015年,随着“长城影视”成功在股灾来临前的高点减持,把股权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金;“开心麻花”首部电影《夏洛特烦恼》则在当年国庆档的黑马逆袭,也给早期投资人郑培敏赚来了巨大的名声。于是他顺势而为,募集了其第一个规范的股权投资基金——利保华辰,正式进入“荣正”投资业务的成熟期。
3
把资本注入最不缺钱的企业
2013年,郑培敏作为独立投资人投资了当时名不见经传,而现在已风生水起的“开心麻花”。若说当初投资“长城影视”是一个偶然的幸运,那么这次投资“开心麻花”则是花了很多精力研究的必然结果。
“我是清华经管学院毕业的,很多工科专业的东西我看不懂,但我比较适合消费领域,而且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后,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也一直在提升。于是我们沿着文化娱乐中非常重要的IP这条路找,发现话剧是用低成本来检验IP的商业模式”。
根据北京文化局统计年鉴,2011年北京的十大票房话剧有六部都由“开心麻花”出品,于是郑培敏通过查114这种最传统的方法找到了他们:“经过五、六次的陌生电话骚扰,开心麻花的总经理终于接见了我,只聊了半小时就把我拒绝了”,又是一个坎坷的开端。事实上,“开心麻花”当时作为京城话剧界小有名气的公司,每年利润在话剧界也算可观,怎么把钱投进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个难题。郑培敏找到最知名的中国文化产业基金与他一起投资了“开心麻花”,在这时,钱以外的东西——资源、人脉、行业理解等才是制胜法宝。“我们不仅给资金,还给了商业模式的开创——不仅仅演话剧,应该把IP改编成电影”,对于“开心麻花”将话剧改编成电影的这个造福广大观众的决定,郑培敏在其中功不可没,“开心麻花”在电影上的成功也为他的文化产业帝国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此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开心麻花”先后推出了《夏洛特烦恼》、《驴得水》和《羞羞的铁拳》几部影片,都成为一时大热的话题中心,《羞羞的铁拳》斩获22亿票房,位列国产电影史票房第7名。不久前上映的《西虹市首富》的票房也已突破20亿并且还在飞速攀升;定档国庆假期的“开心麻花”新片《李茶的姑妈》也取得不错的票房。开心麻花这一个项目,即便不上市,荣正投资都获得了3亿、4亿的回报。
行业龙头企业都不缺钱,怎么投进去才是难点。“开心麻花”不缺钱,但郑培敏还是想尽办法投了进去;儿童美术培训的龙头企业“蕃茄田”也不缺钱,却主动降低估值让“荣正”投了进去。提到这个,这位高明的投资人显得有些兴奋:“我们有很多资金之外的优势。首先是因为我们非常懂文化行业,企业跟我们交流能得到很多信息。其次,我非常懂金融证券及A股资本市场的运作。最后,我自己有一家咨询公司,我的咨询团队可以为所有被投企业服务。”
4
投资文娱产业别太相信自己
“文娱行业的投资中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项目”,郑培敏举了一个例子:
《羞羞的铁拳》上映时,他在清华校友群里推荐,有些校友对他说:“我更喜欢《驴得水》,不爱看《夏洛特烦恼》。”郑培敏回应:“因为你们不是典型的电影人群,典型的电影人群是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他们喜欢的就是值得投资的。我不能用全中国一小撮清华校友的喜好作为投资标准。”在知识分子人群中,《驴得水》的口碑一定超过西虹市首富,但是三者的票房是1.7亿、14亿和22亿,近日上映的《西虹市首富》票房也已经破20亿。
“作为文娱行业的投资人,一定要注意屏蔽自己感性的一面,只用冷冰冰的商业逻辑判断项目。”郑培敏自我评价为一个“无趣的人”,没有文娱爱好,也没有体育爱好,看项目的时候只是把一部部影片和一场场话剧当做生意,从财务数据判断企业好坏。“人一有爱好就麻烦了”,郑培敏却是“刀枪不入,五毒不侵”,冷静客观,绝不心软。
也许对于文娱行业的投资来说,高知分子才是边缘人群,许多文艺佳片获得高分好评,但是票房表现往往欠佳。去年的《无问西东》却是个例外,讲述清华大学校史的故事背景不可谓不文艺,却斩获了7亿票房。郑培敏将此结为两个原因:好时机和“社交绑架”。
所谓“好时机”,2011年《无问西东》制作完成,却因为种种原因推迟了近7年才上映。到2017年,全国影院银幕由1万块增长到4万多块,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000余元增长至近26000元,都为影视行业的爆发做足了铺垫。而所谓“社交绑架”,是近年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近几年的“疯狂扩张”也为影视作品的宣传开辟了另一条渠道,朋友圈每一位相熟的、不熟的朋友都在讨论《无问西东》,让人没法不去围观这部影片。郑培敏对影视行业内外的观察细致入微,这或许也是他除了“冷面无私”外的另一个制胜法宝。
5
舍即是得,少即是多
除了“长城影视”和“开心麻花”,郑培敏在泛文化领域投资了数十家企业,“相当多标的的收益都非常不错”,其中,独立思考和行业聚焦是他对于成功的两点总结:“人的精力有限,只有舍得外面的疯狂事件,才能收获更大。在咨询和投资领域我们都专注聚焦,所以在两个领域收获都很大,这两件事的内在理念是一致的”,所谓“舍即是得,少即是多,愚即是智,专则必精”。
“刻舟求剑、追风口是一种看上去聪明,实际很傻的做法。我们投资开心麻花成功了,全行业都看影视,但是我已经默默远离了影视行业。现在好的影视公司不是没有,太贵了,我要考虑值不值得以这么高的价格进入。”
郑培敏的泛文化领域投资正向体育、教育、旅游和时尚奢侈等行业扩张,“我们现在投资体育行业很寂寞,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布局,但是如果这个行业已经人声鼎沸,就不要去凑热闹。我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去独角兽和大热的人工智能行业凑热闹,自己去发现一些未来可能有潜力的行业。”
另外,郑培敏非常关注“卖水”的行业。比如大连的一家做艺术玻璃的企业,随着越来越多鲜花电商的出现和走红,精致的花瓶器皿等也成了家庭生活中的刚需。鲜花电商的竞争太激烈,不如去投资一家制造高质量玻璃器皿的企业。
谈到有潜力的行业,不得不提近年来中国愈发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中国的消费升级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驱动的消费升级,另一种是政府驱动的,比如我们投资体育行业,调查中发现杭州市政府为市民发放体育消费券,鼓励市民进行体育消费”,郑培敏相信国家未来会更加刺激人民在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来拉动内需,这也是文娱产业投资的一大利好。
消费升级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IP,这位成立了“新消费基金”的投资人希望投资的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IP、自己的故事。
其中,“优集”是一个以东方元素为理念的轻奢饰品品牌,郑培敏发现,国家提倡文化自信,让人们发现中国的传统元素中的精华,唐宋元明清、24节气、兰梅竹菊……“为什么这些东方文化元素不能在饰品里面展示出来?我们每投一个企业都有自上而下的逻辑。”
6
“我已默默远离影视出品行业”
影视行业发展如火如荼,郑培敏却坦言他已经有几年没有在影视出品企业方面进行投资了,因为“现在影视行业成本太贵”,他捕捉到体育和体育经纪有巨大的价值没有被发掘,中国体育明星的价格远远被低估。比如美国最大的艺人经纪公司CAA,它既经纪好莱坞的演员,也发掘NBA球星的演艺价值。“其实球星也是演员,为观众表演激动人心的体育赛事,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中国的体育行业就是十年前的影视”,这位眼光敏锐的投资家笃定地说。
不难想象,未来十年中国人在体育方面的花销会大大增加,健身、培训、场地租用……每项都是现代人在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休闲活动。为此,荣正投资了“洛克公园”,以美国最著名的篮球场命名的篮球运动体验场地,瞄准国内城市年轻人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和将其转化为消费的欲望。
投后三年,荣正看着“洛克公园”从一家很小的创业公司成长为一家估值达一亿美金的中型企业。同时马不停蹄地投资了网球、羽毛球、铁人三项和体育经纪公司等,“这些公司都很小,都刚刚起步,但是我相信未来3-5年他们都会成长起来。投资一个早期企业需要两样素质,眼光和勇气,当初给小米投资500万的人今天获得200亿,关键就在于你敢不敢再它很小的时候就下注”。郑培敏对自己投资的企业都很有信心,或者说他对体育这条赛道非常看好。
消费升级不仅仅体现在影视娱乐产业,儿童的素质教育培训在这位投资人眼中也是一块大蛋糕。“我们重点投素质教育,因为未来家长在儿童的素质,包括美术、音乐、科学、体育等素质教育上的开支的增长率一定非常大,并且在这些学科没有像新东方和学而思这样的巨头”,郑培敏相信,五年后一定会有美术培训、音乐培训的巨头公司。
“没准我们就能投出一家,我们努力去找到有这个潜力的公司”,郑培敏自信地说。
本文来源:陆家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