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6.22”丨华盖资本施国敏:中国未来35年的投资机会
提到产业升级,先来看看在产业和经济层面一个重大的全球格局变化以及国内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这对投资人和投资人对企业战略发展过程中提供服务是有所帮助的。有位英国经济学家曾参考麦肯锡基于全球GDP数据在过去2000年以来做了一个分析,并发现整个全球经济中心的演变发生了由东方到西方,再从西方到东方的折返。
前几天,我跟几个外资药企的朋友在聊,一些外企在中国目前实际压力是非常大的,无论是药品、器械生产还是制造企业生产,一些外企在受到国内政策、国内产品替代的竞争环境下,面临很大的压力;当然也还仍然有一些外企也做的非常不错,这中间逐渐开始出现分化。
如果把全球经济这2000年作为对比,中国过去的这35年以及中国未来的35年来看,其实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和变化的路线图。随着海归们不断回到国内,沿海经济带快速兴起并开始带动内陆经济的发展;此外,除了沿海经济带另外有两条经济带,一个是长江经济带,围绕像湖北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到上游整个产业区群在过去几年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从投资的角度,无论是母基金还是产业,蕴藏了很多机会。而另一个经济带也同样很重要,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也是能为接下来几十年有望带动中国和欧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再看一下,过去的35年中国大概发生了什么?首先是在过去35年,中国整个经济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培养大概6亿左右的中产阶级群体。这个中产阶级的兴起和高品质消费主导了新的需求不断形成,从2014年开始到往后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这个新的35年可能会带来更多新的机会。
这些机会主要的驱动力有三个方面:一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到今天为止中国城镇化率早就超过50%,城镇化带来的增长潜力非常巨大。一些以前是城乡结合部的区域随着城镇化的深度不断加深随之带来很多消费、房产、医疗和新兴的服务消费;二是人均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如果在2000美金以下,其实很多需求是不会去想的,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一旦突破5000美元和8000美元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新的结构性需求产生,同时新经济的动也会带来另外更多的增长。三是新经济的动能推动。
基于这三个驱动因素之下的未来中国经济虽然不会像以前那么超高速增长,但应该仍会是比较稳定且相对比较快的增长,稳定的意思是会保持比较长的时间,相对快的意思是比全球其他国家经济体高很多;过去的35年整个增长比例在8.5%—11.5%的区间段,未来35年大概是6.5%到8.5%的区间段。
虽然这个区间段是下降的,所谓加速度在下降,然而整体经济的增长其实还是在不断往上的,另外整个产业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不断调整。过往以制造业消费推动构成的国家消费体系,未来服务业和其他第三产业会增加得更多,当然服务业的细分就包括了医疗、文化、教育等等。
从数据层面来看,目前的中国到底面临怎么样的一个挑战?GDP的增长刚刚前面提到,一个是增长速度的区间段会下调,但仍继续保持6.5%以上的增长,还有目前的人民币还需要从境内和境外流动性角度来看,其面临的贬值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从2015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比例是在6%左右到现在接近7%,压力确实很大大;而同时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也是处于历史的一个相对低点;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因素,影响产业投资和产业发展的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估值变化,无论是主板还是未来潜在的三板,A股从2015年5000点的高位到现在的2000点左右,估值体系对一级市场的融资影响非常非常大。
虽然,前面说了这么多宏观环境和压力,但是在目前这种压力之下,其实还是有很多结构性的投资机会的。从产业分类的情况来看,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我们看到中国目前的第三产业占比大概在2015年时只有51%,相当于德国在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51%;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未来的机会当然很多,而如果我们更愿意去深度挖掘的话,潜在可投资标的还是很多的。
除了国内市场,很多时候我们看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美国的对标比例是多少,一定程度上不完全对,但是是可以参考的。为什么说不完全对,因为很多中国的需求是满足国内市场的,有些产业我们未来更多也需要关注国际市场,而美国的很多产业就是一个全球的供应和流动市场。
中国过去长时间形成的中产阶级人群为未来的消费储备了很强大的主力军。从收入水平和文化差异来看,如果按年龄段区分有老年、中年和青年等,老年人的需求可能更多是在医疗、健康、理财等,他们在资产达到了高峰,对健康需求更多一点;80后更多是对房产、汽车的需求多一点;90后完全不太一样,他们更多是对动漫、文化、娱乐这样的能给自己带来身心快乐方面投入会多一点,每一个年龄段和细分领域会有不同的特点和机会。
在投资市场的机会来看,市场竞争其实还是非常厉害的,2016年大概资本市场募资一级市场是超过1万亿的,这仅仅是说纳入统计口径的,其实还有一些没有纳入统计口径,那实际上,这个背后数字远远超过1万亿。
提到转型,我们会讲中国过去的这十年,十年确实非常有意思,回顾十年前和今天的投资和产业变化过去的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看富豪100榜乃至1000榜,过去十年绝大部分产生于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十年投资行业里面“铁公基”是热点,这也确实符合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特殊需求,而像前面提到在国民人均GDP超过8000美金的时候,需求会发生更多变化。
不仅是有基本的需求,而是更多层次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新需求,医疗、文化、TMT这三个板块相对应是最重要的三个板块,而这三个板块目前也是正是华盖资本最重视的三个板块。
VC、PE基金专业化的趋势变得比过去更明显,越来越细分、越来越专业,以前有很多基金比较综合,但是目前专业化基金越来越多。外资基金和内资基金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当一个地区的经济体量上升吸引投资人的时候,一些外来资金会带来更多优秀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间内外来基金具有更多优势。
然而无论去看美国市场还是中国市场,本地区之外的基金可能在前期的五年、十年,具有优势,但是从更长期来看肯定是本土本地的基金优势会更明显。对中国国内而言,未来也会是人民币基金优势会多一点。如果一定要问具体的投资机会在哪里?那其实还有一个标准,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投资方向。
前面,大致讲了一些关于产业变迁,国内经济和基金投资的一些基本情况。接下来,我结合医疗和文化行业与大家再做一些分享。和具体公司如果有宏观的概念可能会对思考有更多的帮助。
我们都说医疗的机会是黄金十年,过去的十多年,中国医疗的增长速度是在20%—30%这个区间,而接下来的十年,增长速度是区间会在10%-15%,区间加速度是下滑的,但是我们仍然远超过全球的增长。同时还需要特别关注,中国的医药、器械、医疗服务领域的投资机会。
医疗行业未来的有三个比较大的趋势:一是创新,无论从政策上还是产业支持上,这两年国家药监局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很大,而且也够落地。二是融合,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机会;三是并购,其实在过去几年已经发生很多,未来仍然是很重要的趋势。
为什么说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服务未来会有更多的机会?全球卖的最好的药大概有7个左右是生物医药,而中国卖得最好的药是什么?像生物制药,目前中国临床生物药渗透比例大概只是个位数,远比国际水平的30—40%低得多,但中国生物医药的基础、研发水平和技术实力比以前却要高很多,而且得到了很多学术、研发、产业、资本的认可。华盖医疗基金前期也陆续投了一些创新药、化学药、生物药等优质项目;此外,也包括医疗器械和服务方面的创新。
再来说一说文化这个行业,大体上来看,文化行业的增长也是比GDP要高,一定程度上还跑赢整体实体经济。当然文化这个领域有一些泛,如果说单纯只是一些电影、电视的投资,机会比以前少。华盖文化板块目前关注更多优质的内容生产,以及在文化领域的其他布局,内容生产和运营公司以及相关的产业链是重点。
文化,与内容的深度结合会产生更多机会,这些深度的结合会变得更为实在,其中,最为主要关注的三个结合是结合新媒体、新体验和新科技。新体验比如很多线下娱乐、线下亲子等等比较有特色的;新的科技像AR、VR以及人工智能在文化娱乐方面的结合等。
除了在这三个内容和媒体体验科技结合的方面,华盖文化板块还会结合布局产业链的完整,并与资本市场保持对接和上市公司紧密合作这样跟未来产业方面的合作乃至资本市场的结合都有有很多更充分和丰富的机会。
(以上为施国敏在第十届中国中部(湖北)创业投资大会上的主题演讲全文)